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深化節約型機關建設
政協河北省委員會辦公廳
思想是行動的先導。近年來,省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認真落實全國和全省公共機構節能會議精神,以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為主線,以節能增效為目標,把節約發展的理念落實到日常工作各個方面,轉化為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,形成人人講節約、事事講節約的良好氛圍。
俗話說,職工看黨員,黨員看干部,一般干部看領導干部。節約型的機關,需要有節約型的領導。省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綠色出行、綠色辦公、綠色生活,倡導機關干部“135”低碳出行方式,即1公里以內步行、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、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推行無紙化辦公,采用OA等網上辦公和業務處理,實行文稿、報件網上無紙化傳輸,逐步通過網絡互聯實現資源共享,減少打印機、打印紙使用。2019年減少打印紙用量12%,減少打印機碳粉筒用量15%。
無規矩不成方圓。制度是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要保證。省政協辦公廳以制度建設為抓手,先后下發《節約型機關建設實施意見》《節約型機關創建方案》,成立專門的節能工作領導小組,建立資源消耗統計報告制度,建立檢查評比制度和獎懲制度,形成科學的節約管理體制。同時,建立能源計量器具臺賬和月消費統計臺賬,每年進行能源資源消費分析并公示,讓能源支出更加科學。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制度要求,建成生活垃圾處理站,在辦公區域和合適位置設置有害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其它垃圾等垃圾桶,在機關食堂設置廚余垃圾桶,積極宣傳垃圾分類知識,按規定和具備處理資質的專業機構簽訂收運合同,確保垃圾實現100%規范處理。
建設節約型機關,離不開完善的措施舉措。省政協辦公廳實施規范化建設、精細化管理、人性化服務,做大限度地實現節能降耗,在節電上,機關100%采用LED節能燈具,公共區域照明采用感應式控制?照{溫度設定夏季不低于26℃,冬季不高于20℃,下班時關閉所有用電設備,堅決杜絕長明燈;在節水上,機關100%采用國標節水器具,并安裝感應式、延時式節水裝置,綠化采用噴灌和滴灌方式,設置中水處理罐,積極利用中水和雨水。安裝了1500㎡桑迪太陽能熱水交換系統,日產熱水24m³,年節電約8萬度,可滿足機關干部職工80%的熱水用量,通過整合熱水資源,達到了節水、節電雙重效果;強化公務用車管理,嚴禁超編、超標配車,科學管理,及時淘汰老舊車輛,車輛維修、加油、使用實行一車一卡,一車一賬定點定位管理,車輛購置及運行費用近3年平均每年降低了10%;機關水、電、氣用量在上年基礎上降低了5%。確保機關年度能源資源消費總量與上年相比實現下降目標。
在創新上下功夫,寫出節能提效“大文章”。省政協率先建成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,成為全國政協系統獨有的節能降耗示范項目。該項目共涉及省政協機關主辦公樓等9棟建筑的屋頂和8個墻面,設置光伏組件面積5212.35平方米,總容量493千瓦,年發電量約為52萬度,占省政協機關年用電量約25%,年節約電費約30萬元。到目前為止,發電總量約330萬度。所發電力主要滿足省政協日常辦公用電,不足部分由電網供電;在節假日期間,機關辦公樓用電負荷較小時,多余電量送入國家電網,實現光伏和電網的效益最大化。項目投入運行后,在使用年限內,可節約標煤約5000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300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97.5噸,減少氮化物排放約50噸,減少粉塵排放約1070噸;相當于植樹造林405畝。
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。省政協辦公廳從細微處著手,培養機關干部職工的節能意識,提出“行為節能做表率,綠色辦公我先行”主題宣傳活動,從節約一滴水、一度電、一張紙抓起,居安思危,戒奢以儉,凝心聚力推進省政協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向縱深發展。